前阵子上网课真的快把我搞崩溃了——老师讲得跟开了二倍速似的,我一边盯着屏幕一边记笔记,笔杆都要戳破本子了还是漏了一半重点。课后想把录的音频转成文字复习,打开文档开始打字,整整两个小时才转了30分钟的内容,手酸得握不住笔,还把“梯度下降”写成了“提度下降”,差点没把自己气死。那时候我就想,要是有个能自动转文字的工具就好了,哪怕慢一点也行啊。
后来隔壁宿舍的学霸给我推了听脑AI,说她用这个转讲座音频特别快。我抱着试试的心态下载了,第一次用的时候真的眼睛都亮了——上次那两个小时的网课音频,居然2分钟就转完了!而且“梯度下降”“反向传播”这些专业术语一个都没搞错,甚至还自动分成了段落,每段开头标着“老师讲解:线性回归模型”“案例分析:房价预测”,比我手动分的还清楚。说实话,那时候我真想拍着桌子说:“这玩意儿怎么不早出!”
不过刚开始用的时候,我也犯了点小迷糊。比如打开APP想转实时音频,找了半天没找到入口,后来才发现首页底部有个“实时转写”的小图标,点进去之后直接就能录音,屏幕上同步跳出文字。还有一次转很长的专业课音频,中间突然卡了几秒钟,我以为要重新来,结果过了一会儿又继续了,虽然有点小插曲,但整体没耽误事儿。现在想想,可能是我当时手机后台开了太多软件,后来把后台清了就没再遇到过。
展开剩余71%用了一段时间之后,我慢慢摸出了好多实用技巧。比如实时转写的时候,最好把手机放在离老师声音近一点的地方——上次我把手机放在书包里,转出来的文字有几个词模糊了,后来放在桌面上当“小监工”,准确率一下子提高了好多。还有关键词提取功能,我会提前在设置里添加“公式推导”“实验步骤”这些我关注的词,转完之后这些词会被标成红色,复习的时候扫一眼就能抓住重点,比翻好几页笔记管用多了。对了,自动生成待办事项这个功能我必须吹一波!上次老师在课结尾说“下周三交机器学习实验报告”,我当时正想着别的事儿,结果转写结果里居然自动加了个“待办:周三交实验报告”,要不是这个提醒,我肯定忘得一干二净,差点就错过了 deadline。
说到待办事项,我还有个小技巧:转完音频之后,直接把待办导入到手机的日程表,这样打开手机就能看到,比记在笔记本上靠谱多了。我现在每天早上都会扫一眼日程表,根本不用怕忘事儿。
当然啦,它也不是完美的——偶尔会漏掉一两个关键词,比如上次老师说“注意这个公式的变形”,它没标出来,但我可以手动在转写结果里添加,点一下文字就能编辑,修改之后系统还会记住,下次遇到类似的词就不会漏了。还有界面刚开始用的时候觉得有点复杂,后来用了几次就摸清楚了,主要功能都在首页,其实挺简单的。
最近我还给不同专业的同学推荐了它,根据他们的需求给了点小建议。比如学汉语言文学的小夏,我让她用实时转写记老师的课文分析,把“主题思想”“意象运用”设为自定义关键词,转完之后直接导出成Word,整理成“课文笔记大全”,她现在再也不用翻着杂乱的笔记本找重点了;学数学的小张,我教他把“解题步骤”“公式变形”标出来,转完讲座音频直接复制到错题本里,省了他好多打字的时间;学英语的小李更绝,用实时转写听外教课,一边听一边看文字,遇到不懂的词直接点一下就能查翻译,现在她的口语作业得分都提高了。
有次小李问我:“转出来的文字会不会有错误啊?”我跟她说:“肯定会有一点,但你可以自己改啊,比手动打字快多了。”我还给她举了个例子,上次我转外教的口语课,把“cultural diversity”转成了“cultural dive rsity”,我点了一下错误的地方,把空格删掉就行,特别方便。还有一次,她转了个很长的音频,结果转出来的文字有点乱,我让她试试分段转,比如分成1小时一段,果然就整齐多了。
其实刚开始用的时候,我也担心过隐私问题,怕音频里的内容泄露。后来我特意查了一下,听脑AI的数据是加密存储的,转完之后你可以自己删除本地和云端的文件,我试了一次,删除之后真的找不到了,这下就放心了。
现在想想,从手动打字到用听脑AI,我大概节省了70%的时间——以前转2小时音频要花2小时,现在只要2分钟,剩下的时间我可以多做几道题,或者睡个好觉。有时候我会跟同学说:“你们要是也像我之前那样,转音频转得手酸,真的可以试试这个,比手动快多了。”
对了,还有个小技巧要告诉你们:如果是转外语音频,比如英语课,你可以在设置里把语言改成英语,这样转出来的文字会更准确,而且关键词提取会帮你记住新单词,比如“vocabulary”“grammar”这些,真的特别实用。
总的来说,听脑AI对我这种爱偷懒但想学好的学生来说,真的是救星。它不是那种花里胡哨的工具,就是安安静静帮你解决问题——把你花在打字上的时间省下来,用在更重要的事情上。要是你也遇到过像我这样的问题,比如网课笔记记不全、音频转文字太慢,不妨试试它,说不定会像我一样,觉得“怎么没早点遇到”。
发布于:重庆市宝尚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