媒体:民进党大动荡刚开始 “内阁”跳船潮。两次“大罢免”接连失利,加上“核三重启公投”同意票领先,赖清德当局遭受持续冲击,被迫进行人事调整。然而,岛内舆论认为所谓的“内阁”改组不过是“换汤不换药”。
在两次“大罢免”失败后,民进党内部出现了不少核心人员请辞的情况。“立委”林俊宪称,民进党必须改革,包括检讨“立法院”党团路线。随后,民进党党团干事长吴思瑶宣布请辞,她表示面对困局及挑战,相关团队必须做出让社会有感的改变。紧接着,党团书记长陈培瑜、党团副书记长郭昱晴及林月琴、党团副干事长林楚茵也表态将卸下党团职务。由于民进党党团7名负责人只剩下总召集人柯建铭与“立委”王义川,外界认为吴思瑶等人此举有逼宫柯建铭下台的意味。但柯建铭回应称,会做满一年任期。
“大罢免”失败后,绿营内部剑指发动罢免的柯建铭,认为他应辞去总召集人职务,或至少退居幕后。国民党“立法院”党团书记长王鸿薇表示,民进党内可能通过找“战犯”的方式帮赖清德卸责,柯建铭、吴思瑶等都应被检讨及离职。前“立委”郭正亮则认为问题在于赖清德本身的领导与判断,若与基层脱节,“内阁”改组也难让人民有感,反而可能持续累积不满。
针对两轮“大罢免”结果为32比0,赖清德声称将启动必要的人事改组,但同时又表示希望卓荣泰续任。更具戏剧性的是,台多名“部长”在“8·23”罢免前夕自行请辞,包括“数字发展部部长”黄彦男、“经济部长”郭智辉、“教育部次长”叶丙成,被外界解读为“内阁”跳船潮。目前谈定留任的包括“金管会主委”彭金隆、“内政部长”刘世芳、“交通部长”陈世凯、“环境部长”彭启明等,但“卫生福利部部长”邱泰源、“外交部长”林佳龙等仍在调整之列。
对于“内阁”改组,卓荣泰预计本周完成。中时新闻网披露称,改组卡关的原因是邱泰源不想辞,影响了改组进度。云林县长张丽善表示,改组“不要换汤不换药”。蓝白“立委”都不看好目前“内阁”的人事变动,认为既看不到新意,也看不到改变,无法带给民众新的期待或希望。民众党“立法院”党团副总召集人张启楷说,若人事变动真的是这样,只能说赖当局已经没人了,只能在有限的小圈圈内“玩大风吹”,了无新意。国民党“立委”洪孟楷也表示,“内阁”改组若最后演变成想做事的求去,听话的留下,结果只会更加背离民意。
联合新闻网评论称,这一连串人事调整看似试图为台当局注入新血,止住“流失民意”的伤口,实际上暴露了赖清德选才局限于小圈圈的老问题。赖清德需要的不只是“内阁”变动,而是真正的自我革命。不然,他干脆把车熄火停路边,换其他适合的人来开车。《联合报》发表社论称,赖清德还“在路上”,“内阁”已爆“逃难潮”,现在表面能看到的人事变动,都是“摆烂”。评论称,在高层不变的情况下,即便局部换将,也只是重新排兵布阵,小圈圈换位置,难有大破大立的新意,赖的领导风格若不彻底转变,继续傲慢执政,民心将如流水,挡也挡不住。
宝尚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